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好創意,更要好管理(一)

"好創意,更要好管理"
這是由鄭秋霜小姐於2007年著作三采文化出版的書籍,
此書提供了12家文創品牌經營故事、4大創作事件及5篇迷思觀察。

在彰化這個鄉下地方,找了諾貝爾及金石堂二大書局,
找了好久,終於看到一本一翻開就另我眼睛一亮的書,
因為此書的第一篇故事描述的是"幾米的品牌故事",
幾年前幾米的畫作受到不少人的喜愛,
漸漸的幾米的作品常在各大媒體及報章雜誌上出現,
我一開始看到幾米的作品時,
我以為幾米是一位外國的作家,
一來是因為"幾米"這個名字很特別,
二來是因為畫作的"風格"很獨特,
這二個觀點使我對幾米產生了好奇心,
於是我花了一些時間去搜尋幾米的資料,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幾米是個道地的台灣人,
幾米這個名字的由來是由作者的英文名字(Jimmy)翻來的,
1994年起成為全職插畫家,
1998年開始出版繪本,
他的作品感動過許多男女老少的讀者,
近年來幾米透過專業的經紀公司墨色國際經營品牌,
也因此幾米的作品國像更以各種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中,
形成"幾米現象",被視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模範。



































【故事內容】

李雨珊與幾米是在格林文化出版的同事,
2001年,幾米、幾米的姊姊及李雨珊各出支50萬成為股東,正式成立墨色國際,
草創初期就在合租的公寓客廳上班,為打造幾米品牌踏出第一步,
做文化品牌,要學的東西都很多,千頭萬緒、萬事起頭難,所幸當時網路盛行,
墨色國際經營幾米品牌的初期,先設立幾米專屬網站,
"幾米spa"網站一開始扮演幾米品牌的內容和媒體,再慢慢導向會員經濟和電子商務,
如今則轉型為幾米品牌的官方網站。

幾米品牌與一般商業品牌相較,有一個操作上的難度,
因為一般商業集團的品牌不管是電腦或汽車,
都有產品來凸顯品牌精神,且公司通常一開始就砸大錢,全面強打產品和品牌,
幾米一開始並沒有產品傳達品牌精神,而是從一幅圖、一個故事開始,
形成品牌後,才落實到產品。

墨色規劃三種品牌授權業務:
第一種是:行銷廣告授權。
第二種是:影視文化授權。
第三種是:周邊商品授權。

上述三種授權業務成為墨色財務上的穩定進帳,
雖然都是客戶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
但因為文化品牌不同於一般商業品牌,不只賣商品,還要有文化內涵,
墨色做的事,就是要想辦法證明藝術與商業、廣度與深度間可以有平衡點。
透過這些合作廠商的配合,墨色走過了"摸索期",
讓墨色邁入品牌的深耕,並開始主動尋找合作對象。

品牌深化的三個步驟:
1.人事再造:
文創產業很多時候是人、不是錢的問題。
李雨珊說,台灣發展文創產業最大挑戰是人才,很多人想做文創產業,但不知怎麼做,
雖然現在做創意、做企業經營的人各有很多,但沒有中介人,讓這兩群人可以整合,是發展文創產業的隱憂。

2.擴大通路:
成立品牌形象店實體通路,是幾米品牌往產業化更靠近的一步,
因為開始擁有實體形象店後,從如何談條件、談坪數、談位置,到如何陳列、開發商品,
都考驗硬碰硬的商業管理能力,也讓幾米品牌的周邊商品有了"虛實兼具"的通路。

3.邁向全球化:
墨色不但在台灣、大陸等地經營幾米品牌,近幾年更將觸角延伸至美國、法國等國家。

【研讀心得】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開始接觸了設計,從平面設計到產品設計,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開始熟悉製造業,從設計到製程開發量產,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開始明白代工業,從台灣到大陸市場提升,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開始知道了品牌,從品牌建立到品牌行銷。

我看到了台灣大部份產業的危機,
我看到了品牌建立的渴望與優勢。

雖然有機會接觸到一家具有品牌形象的台灣企業主,
但對於"品牌"及"行銷"仍處於懵懂階段的我,
對於這些問題產生了興趣,
這本書讓我初探他人的成功故事,
幾米的品牌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很值得參考及學習,
雖然此書撰寫的內容並沒有很詳盡,但至少是個起步,
創造品牌除了時間的經營之外,對於我們而言,資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墨色的故事中,雖然只有150萬的合資,但由於幾米在當時已小有名氣,
所以並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做廣告,
篩選主動接洽的客戶及建立合作制度才是墨色面臨的第一關卡,
在品牌授權的經費收入下,墨色才能往下一步,延伸周邊商品著手,
我也做過產品開發的工作,我認為開發產品並不困難,
最大的問題在於"錢"及"產量",
若是手上的經費不多,開發產品的成本就高,相對的利潤或銷量就會有影響,
當然可以找一些廠商合作開發,但不論如何"錢"及"產量"都是最實際必須面對的問題,
為何墨色在成立六年後才成立實體店面,而不是在一開始就往開發周邊商品執行,
這明顯的告訴我們,品牌建立是必須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減少失敗的機率。
墨色成功的創造了幾米品牌,成為台灣文創產業一個很好的範本,
看似簡單的事情,往往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的問題,
聽別人喊痛,無法真正的感受到痛,
往往都必須在自己痛過一次之後,才能真正的明白"痛"的感覺。
也許很多人想找李雨珊為他們創造品牌,
但他說:「現在叫我另外做一個,我也沒辦法,因為做文化品牌,
首要條件是對作品一定要有感動,她自己就是以閱讀幾米繪本的快樂,
作為推廣幾米的動力,希望讓更多人共同分享。」

我常告訴自己跟他人說:「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很多事情只要有個方向,遇到困難在所難免,
農夫們辛苦的種下稻苗,也必須花很長的時間下肥除草,
等到成熟的一天才能收割。
我想創造品牌也是急不得的,多多參考他人的成功及失敗經驗,
加以整合消化再擬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我想這是我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